深圳市2017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

2018-04-26 10:16:00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4年连冠

(一)专利申请和授权量。2017年,深圳市知识产权产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2017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达177,103件,同比增长21.8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0,258件,同比增长6.96%。国内专利授权94,250件,同比增长25.5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926件,同比增长7.13%;截至2017年底,深圳累计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06,917件,同比增长12.11%,占全国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5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9.7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有效发明专利维持5年以上的比例达86.72%,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达20,457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07%,连续14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其中华为、中兴位列全球PCT申请量前两位。

(二)商标申请和注册量。2017年,深圳市商标申请量392,978件,同比增长55.16%;商标注册量182,748件,同比增长30.76%;截至2017年底,深圳累计有效注册商标708,114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名。2017年,深圳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新增广东省著名商标43件,截至2017年底,深圳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549件。

(三)著作权登记量。2017年,深圳市一般作品著作权登记量9,605件,同比增长177.04%,占广东省登记量的17.5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84,652件,同比增长94.38%,占全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总量745,387件的11.36%,占广东省登记量的38.50%。

(四)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深圳获专利金奖5项,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其中深圳微芯生物、国民技术、华为终端、华讯方舟获专利金奖各1项,腾讯科技获外观设计金奖1项。第三届中国商标金奖评审中,深圳获金奖3项,其中深圳大疆科技获商标创新奖,大疆科技、华为技术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特别奖。2017年中国十大著作权人年度评选中,深圳欢乐动漫公司获评专家特别提名奖。深圳企业作为专利权人的专利(职务发明)达156,055件,占全市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88.12%。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更加严格

加强执法保护机制建设更完善

(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2017年,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全市知识产权专项执法,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共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896件,结案850件,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28件,罚没款574.36万元,其中商标案件558件,专利案件291件,同比增长153%,版权案件47件,同比增长68%。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查处行政案件284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0.7万余件,罚没款106.13万元。深圳海关开展“龙腾”行动和“清风”行动,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2088批次,涉及货物1302万件,案值逾1.26亿元。

(二)知识产权司法案件。2017年,深圳市公安机关开展“云端2017”和“春雷行动”,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31件,刑事拘留650人。深圳市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阶段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61件,批准逮捕466人;审查起诉阶段受理案件358件,决定起诉656人。2017年,深圳市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28027件,其中新收民事一审案件23607件,新收民事二审案件3774件,刑事案件639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7668件。

(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2017年,深圳市政府提升知识产权联席会议规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黄敏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动在工业设计行业建立首个重点行业知识产权工作站,在钟表行业建立首个知识产权境外服务工作站,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加入全国专利管理部门与电商平台之间的执法协作机制。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成立市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中心。12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前海成立知识产权法庭。

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成效显著

推进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

(一)知识产权金融工作。2017年,深圳市设立了3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举办两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专利质押融资登记144项,登记金额近42亿元。与平安产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首推全新险种--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759家企业的5671件专利投保,保障总额达20亿元。

(二)知识产权运营工作。深圳市推进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打造集知识产权许可、交易、股权投资、质押融资、证券化、创投基金、众筹、高端咨询等为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大平台。2017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深圳设立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圳市继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至2017年底,深圳市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备案数量达17家。

(三)知识产权交易情况。深圳市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交易机制,至2017年底,国家专利技术(深圳)展示交易中心共计展出3300项以上专利技术产品,覆盖电子机械、新能源等近30个技术领域,2017年度完成专利交易190件,交易额度468万元。历年累计完成专利交易1565件,交易额度8503万元。

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三十六条”

(一)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2017年,深圳市印发《深圳市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三个方面19项试点任务;深圳市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国家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 提出20项工作任务,共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出台《深圳市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方案》,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等八个方面提出36条具体措施;印发《深圳市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方案》。深圳市司法局出台《深圳市律师办理专利法律服务操作指引》。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研究制定《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关于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组织编印《深圳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经验总结汇编》、《美国337调查应对指南》。

(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培育。2017年,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推广工作,至2017年底,深圳通过认证的企业671家,居全省各城市第二名。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获评2017 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评为2017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2017年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被评为2017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7年,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欢乐动漫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省版权局评选为版权兴业示范基地,至此深圳获评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的单位达23家。

(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深圳市推动一批国家级平台和项目落户深圳。3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深圳商标受理窗口正式运行。7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粤港澳版权登记大厅在罗湖区开业。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深圳大学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批复同意在深圳建设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开通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全流程服务和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深圳市标准院获批成立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引进爱谱仕德(深圳)公司等7家国内外高端服务机构入驻深圳,培育世纪恒程等6家运营机构,建设市联创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4个服务平台。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在福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11月,南山区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2月,罗湖区建设全国首个珠宝产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至2017年底,深圳市专利代理机构(不含分支机构)达144家,专利代理资格人数897人,外地代理机构在深分支机构25家,登记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1919家,作品著作权登记代办机构3家。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大幅提升

设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

(一)知识产权宣传。2017年4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16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和《深圳市2016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深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组织“深圳湾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宣传周”。深圳市公安局利用警营开放日等节点披露典型案例。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扫黄打非进基层”。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在科技园区设立3家知识产权检察室。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6年深圳法院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和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深圳海关召开宣传周和“龙腾行动”新闻发布会。宝安区搭建政府、服务机构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交流平台。龙岗区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庭审直播。坪山区举办知识产权高端峰会。

(二)知识产权培训。2017年,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知识产权金融与新IP业务设计与分享”等50余场专题培训。深圳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举办57场知识产权公益培训。深圳市司法局邀请省高院开展“商标侵权认定标准问题”等专题研讨。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举办“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剖析沙龙”。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例获得全国法院系统2017年度优秀案例分析优秀奖。深圳海关举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培训班”。福田区举办“IP驾驭型机构中高层团队特训”等公开课程。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罗湖举办第八届全国版权经纪人专业培训班。龙岗区对珠宝眼镜、软件互联网等行业进行指导培训。龙华区组织知识产权培训下基层活动。坪山区对网吧、影院、娱乐场所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2017年,深圳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实务高级研修班(第四期)招收来自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服务机构的学员30人,该研修班培养人员已达129人。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深圳大学设立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福田区以市国新南方知识产权研究院为依托,设立深圳首个知识产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圳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职称评审试点工作,推进专利代理人职业资格与知识产权职称评审衔接,全市评审通过36人,其中高级9人、中级26人、初级1人,至2017年底,共有263人申报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称,231人通过评审,其中副高58人、中级135人、初级38人;按专业分,专利类183人、商标类 41人、版权类7人。

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执法合作

2017年,深圳市积极推动对外合作交流,拓展企业合作交流空间。5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市公安局分别与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交流,加强知识产权国际执法合作。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承办中非知识产权制度与政策高级研讨座谈会,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深圳产业界推介会;11月,日本特许厅代表团访问深圳。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与美国奥斯顿等知名律师所开展美国“337调查”应对应诉合作交流。深圳海关与美国亚马逊公司、日本贸易技术协会等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交流协作。

2018年,深圳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围绕“四个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要求,以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为目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指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创新政策的策源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样板区域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的重要枢纽平台,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