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创新绝不是聪明人的灵光乍现

2019-11-16 23:26:00

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飞:创新绝不是聪明人的灵光乍现


11月16日,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合作研讨会上,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提到:


——创新是当下我国极端重要、非常紧迫的事情,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业,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更应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拿出一番开创事业的志气。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对创新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不仅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征程上,也令人欣慰地呈现出跟跑和并跑并存、一些领域领跑的崭新格局。


——与世界强国相比,中国在创新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以美国为例,从表面上看,似乎美国有的中国现在都有。比如美国有雅虎(Yahoo),中国有新浪、搜狐;美国有亚马逊(Amazon),中国有当当、京东;美国有易贝(eBay),中国有阿里;美国有谷歌(Google),中国有百度;美国有遥眺播(YouTube),中国有优酷;美国有脸谱(Facebook),中国有腾讯、认人、字节跳动等;美国有苹果(Apple),中国有小米;美国有优步(Uber),中国有滴滴出行;美国有特斯拉(Tesla),中国有比亚迪,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2018年的‘中兴事件’带给中国人的心理震撼相当深远,作为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缺乏、原始创新不足是中国当下最大的隐患。”徐飞坦言,“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差距很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诸如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基础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技不如人,根本出路在于全力提升原始创新创造力”。


——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健全基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支撑体系,扎根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做出更多原创发现,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创业的理解仍停留在诸如‘创业就是创办企业’的认知上。创业可以是创办一家企业或谋求一份职业,但创业更是开创事业,追求志业。


——创新需要如工匠般的脚踏实地、需要摒弃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也需要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这些都是创业精神的精华和要义。创新绝不是聪明人的灵光乍现,聪明人也需要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