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打造有平台、有投资、有培训、有会员、有活动、有文化的“六有”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和企业,重庆市经信委近日出台《重庆市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和企业试点方案》。
这套方案提出了哪些目标?
具体的实施内容又有哪些?
主要目标
2017年,首批启动10个产业特色鲜明、示范意义强的市级“六有”技术创新生态园区试点,培育20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通过试点建设实践,率先形成“六有”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园区各类创新平台数量明显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及成效明显增强,企业创新人才明显集聚,企业加入创新联盟会员比例明显提高,创新项目路演对接活动更加频繁,多样化、容错和竞争性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产业发展模式明显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比较成熟的经验向全市推广。
到2020年,实现全市主要园区“六有”创新生态圈建设全覆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创建内容
构建专业化研发检测等公用平台
切实推进开放、专业和公益性于一体的公用平台建设。
切实抓好创新公用平台的运维管理和服务。
抓好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和建设。
切实抓好法人化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切实抓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平台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的投融资体系
切实打造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投资体系。
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加强产业创新人才培训
力争到2020年,各企业树立一批产业一线工人创新典型经验,各园区60%以上的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超过5%。
大力提升企业加入创新联盟会员比例
力争到2020年,各园区应建设1-2个市级示范创新联盟,各类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5个以上,各园区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产业联盟(MIT)、硅谷孵化器(Pulg&Play)、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等国际国内知名创新联盟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10家,加入各类协同创新联盟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比例超过50%。
坚持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求活力
积极支持企业内部研发活动。
积极支持企业研发活动开展外部对接。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跨界交流活动。
着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各园区应充分利用园区扁平化体制机制优势,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综合服务机制,努力为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完善各种评价、保障、激励和容错机制。
加强宣传引导。
申报条件
申报园区试点单位必须是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市管开发区,各特色工业园区等;申报企业试点单位必须是在重庆市内注册的独立工业企业法人。
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在推进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有一定的基础。
对建设“六有”技术创新生态园区或企业有明确的目标和工作思路,落实方案有保障。